“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黑龙江东方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部署,按照张庆伟书记在高校主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围绕主题主线抓整改”、“围绕党的建设抓整改”、“围绕办学治校抓整改”、“围绕师生关切抓整改”的要求,以“三留人”、“三走进”、“三贴近”、“三服务”为抓手,全力推动主题教育向实而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出实招。
(学院领导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倾听教师的意见建议)
学院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入主题教育调研和整改工作的重点,对于制约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立行立改。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问题,学院拿出了拴心留人的具体措施。启动了人才招聘工作,今年在引进博士的同时,有计划引进高层次、双师型人才和部队转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实施一人一策试点。同时,借助合作的近百家有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平台,拓宽渠道选聘兼职教师。针对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学院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培训课程既考虑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双提高”,还考虑了教师职业发展和从教价值意义的“双体验”,广大教师从主题教育中提升了幸福感。
二、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近群众,在涵养党性上下真功夫。
学院把党员开展志愿服务锻造党性作为主题教育的一项举措,积极组织师生党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师生党员的群众感情。艺术设计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党总支的党员分别深入平房区秀水社区和南红社区,清理生活垃圾、绘制安全警示教育内容的文化墙,为驻地百姓服务。外国语学部的教工党员来到平房区保国四校为小学生开设英国文化小课堂。经济贸易学部第五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走进平房区公园社区和社区干部一起开展垃圾分类宣讲,为社区空巢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告白伟大祖国、点赞新时代。主题教育期间,在校内,党员开展了资助罹患白血病学子、送越冬棉衣、义务劳动等志愿活动近百场。去校外,全院共有17个党支部400余名师生党员深入到属地的11个社区、村镇、中小学校开展政策宣讲、敬老助残、美化环境、环保宣传等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带着初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在服务基层中锻造了坚强的党性、升华了思想境界。
(经济贸易学部党总支联合平房区新伟街道党工委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三、贴近师生、贴近问题、贴近中心,在解决师生最急最忧问题上抓整改。
(食品学部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利用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科学研究与实验)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是工作重点。食品学部党总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四个结合”集中发力,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真题难题。学部班子开展了建设中诺检验检测校内实训中心的科研服务专项攻关,与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和龙江环保集团校企深度合作的产教融合专项攻关,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共同培养研究生的申请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专项攻关,一系列的攻关项目将食品学部的领导干部紧紧吸引到一起,以团队的力量为学科建设、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助力。机电工程学部领导班子带着问题、责任与情感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把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搞真研究,有针对性的拿出了15项真招、实招、硬招,破解事业发展难题,使主题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像机电工程学部这样敢较真、直面问题是学院党委对这次主题教育的硬要求,院部两级班子在主题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发起了抓改革、促发展的攻坚战,着力提升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
四、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在开门搞教育中见实效。
(图书馆少儿阅览区开放活动)
为了更好服务师生员工、服务区内居民和少年儿童,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力推动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馆长郭旭表示,图书馆在主题教育期间重点加强了文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以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和环境育人功能,让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服务手段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化的阅读服务。优质的馆藏资源不仅面向校内师生,平房区市民可凭一卡通免费借阅学院图书馆的书籍,平房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学院图书馆建设了少儿阅览室。开放办学校,开门搞教育,大大提升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