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天赋遇上努力—奥运冠军全红婵背后故事

作者:付雷 发布时间:2022-05-04浏览次数:5894


   时针回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来自中国跳水队的13岁姑娘伏明霞以黑马之姿获得了10米台跳水冠军。在当时已年龄最小的世界冠军载入了吉尼斯,而且还成为了第一个并且两次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人。19年后的东京奥运会跳水赛场,14岁的全红婵技惊四座,以断崖式的优势碾压其他运动员获得女子十米跳台冠军。

当所有的聚光灯打到这个稚气未脱却沉稳异常的小姑娘身上时,任谁也不会想到她的身上也会有不为人知的经历。2007328日全红婵出生在广东省湛江市的麻章区迈合村。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后来家里有添了一个弟弟和妹妹。虽然地处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但是全红婵所在的村子经济非常落后。村子里人均年收入万元左右。整个村子400多户人家有38个是低保户,全红婵家就是其中之一。

家里人口多,加上全红婵的母亲8年前因为一场车祸落下的后遗症不能从事生产活动。清贫的生活深深烙印在了年幼的全红婵心中。童年时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全红蝉身体一直很瘦弱。后来在全红婵参加国内比赛时黄色的头发,大家都以为她是非主流染成的黄色。事实却是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头发干枯。20145月,教练陈华明来到湛江挑选苗子。陈华明有一套自己的选材标准,首先必须是农村孩子。因为他深知跳水是一项需要长期刻苦训练的运动,没有吃苦的品质走不长远。当时的全红婵正在上小学,也参加了测试。令众人吃惊的是她只有1.2米的身高立定跳远却跳出了1.7米的成绩。陈华明心跳开始加速,因为多年的教练经验他知道眼前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就像是一块未经雕刻的璞玉。陈华明来到全红婵的家里,告诉她父母只要小红婵能够选择跳水,将来管吃管住还管上学所有的费用。家人一番沟通好,最终同意了陈华明的邀请。

全红婵深知这可能是一个能真正改变家庭生活甚至是自己命运的机会。所以来到跳水队的全红婵非常刻苦。当同龄的孩子都能享受父母长辈的宠爱,可以吃零食玩游戏的年纪。只有7岁的全红婵却是孤身一人远走他乡进入到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日复一日的进行艰苦训练。全红婵每天十米跳台跳水训练400次,光是爬上爬下就需要走10公里。更何况长期浸泡水中,对身体本身也是一种冲击。7年磨一剑,本身就天赋异禀的全红婵经过多年的打磨,就仿佛一把待出鞘的宝剑,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了。

202010月份的全国冠军赛,这一届跳水比赛就是一场神仙打架。单单女子10米这个项目,就集齐了任茜、司雅杰、张家齐和陈芋汐、卢为等多位世界冠军,还有一个从未参加过任何大赛的素人选手------全红婵。13岁的全红婵首次参加全国比赛便战胜一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以437.75分得高分夺冠,成为不折不扣的黑马。给了众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相比于其他选手有着比较好的训练条件,全红婵所在的湛江游泳训练场馆破旧且简陋。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住全红婵一骑绝尘的突围。也正是在国内几场预选赛中优异的表现,全红婵破例进入了国家队,随后又仅仅用了7个月,被国家大胆启用获得了这次宝贵的奥运会参赛资格。全红婵在获得奥运冠军之后说的那句:要挣钱给妈妈看病,感动了无数人。在父母的眼中全红婵一直也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女儿。平时因为训练紧张,难得能回一次家。但是每次回到家她都不会闲着,跟在父亲的后面一起下地干农活。

全红婵虽然年纪小,但是情商已经很高。平时在队里训练难免遇到挫折,但是每次给家里打电话也都学会了报喜不报忧,为的就是怕父母担心。全红婵的哥哥曾经送她的一个布娃娃,她也一直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亲情是她心中奋斗的源原动力。

在女儿获得奥运冠军之后,全红婵的父亲全文茂谢拒了爱心企业的捐赠,房子、车子、商铺、奖金,虽然这全红婵一家清贫,但是他们没有把女儿的荣誉消耗,变现。一家人所做的这一切值得所有人尊重。全红婵本来就具备不世出的天分,再加上她超出常人的努力,一飞冲天也只是一种时间的必然。就这样一颗坚毅的种子,从此在年仅11岁的少年心中,茁长成长。这颗种子,也奠定了几年后奥运冠军的成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