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开展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士莪同志”主题活动

发布者:杨海娣发布时间:2022-09-28浏览次数:185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弘扬人民教师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日前,管理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师召开线上学习交流会,专题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士莪同志事迹。

活动首先观看“91岁院士杨士莪扎根科研教学一线70载”短视频。杨士莪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在海洋事业急需发展、海军建设急需人才的年代,只争朝夕、不辱使命,成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倡导者和推动者,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全省广大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

观看视频后,管理学院第三党支部书记单佳竞同志以《91岁仍站着为学生讲课》为题,向大家介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士莪同志事迹。杨士莪院士“一站到底”三尺讲台,一生奉献教学一线,一心致力提携后学,一辈子为国听海的感人故事,激励和引导着广大教师、学子为国尽责,奋勇争先。

管理学院各专业教师代表、班子成员分别畅谈学习杨士莪院士事迹感受,致敬他扎根黑土地,倾情水声科研,奉献教学事业的深切情怀。

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陈继明同志:杨院士一生奉献教学一线70载,一心致力提携后学的光荣事迹,书写了人民教师的无上荣光。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距离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历练,在教书育人的漫漫长途中,要时刻秉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书育人宗旨,认真思考教师职业的要求,做一个心中有追求,工作有目标,行动有体现的人。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尚海旭同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需要学习杨士莪院士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矢志爱国奋斗的坚定信念,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和创建者。潜心研究教法,讲学生们喜欢上的课,做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努力在学科领域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为人师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品质。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张晶同志:在教学过程中,杨士莪同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不断主动思考,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进行分析问题方法的训练,鼓励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治学的能力,我们应该反思课堂上是否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教学中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勇于创新、活学活用。不要将自己的兴趣面、知识面限定的太窄,要永远保持高度的好奇心。

学院副院长曲慧梅同志:作为高校教师,应以杨士莪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矢志爱国奋斗的坚定信念、潜心钻研的赤诚情怀、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学习他言传身教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行动准则。要注重自身修养,做一个爱国、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坦荡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教出好学生,做一个能言传身教的好教师。

学院院长陈伟同志:杨士莪院士作为水声领域的专家,从教70余载,一直战斗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他在水深领域是非常有影响的领军人才。他关心水深事业的发展,他重视团队建设,带领着团队成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取得了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成果为我国水声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又一批又一批的水声专业人才。91岁高龄,仍然每年为水声专业本科生上水声第一课,介绍我国水声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将学生引领到科学的前沿,培养青年大学生为祖国的海军事业学好知识,攻克关键技术,赶超世界一流,为祖国海军事业贡献青春和智慧。

会议最后,学院党总支书记郭文锋同志作总结发言:“每一位教师、教育工作者都要向杨士莪院士学习,具有爱国情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希望大家将学习杨士峩同时事迹与学习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精神相结合,与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扎实有效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东方学院的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祖国更加强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管理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