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等。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为,都有传播HIV的可能。HIV有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全世界约有3/4的HIV感染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的生命力很脆弱,在体外常温下只能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可用肥皂、热水清洗,也可用漂白粉将其杀死;空气和水、咳嗽喷嚏、蚊虫叮咬、共用厕所、共用电话、共用餐具、礼节吻、游泳、拥抱不会传播。
如果你最近有过危险性活动和以下症状中的其中几个,请一定找医生:持续低热、疲乏、原因不明的喉炎、体重突然下降10%以上、头痛、恶心、肌肉和关节痛、夜间盗汗、持续腹泻、皮疹。这些症状通常在HIV感染后2-3周左右出现。
当然,这些情况的出现并不代表一定感染了HIV,因为别的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情况。
HIV侵入人体后至发病,整个过程可分为四期,也可以说成: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前期及艾滋病期。
一期:大部分急性感染者在感染HIV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6天至6周内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伴有不规则的发热,疲乏,夜间出汗,慢性腹泻,厌食,体重减轻,舌尖毛状白斑病,及各种神经症状。平均持续两周,不经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消退。皮疹常在HIV感染后2至8周出现。
二期:急性期过后,感染者转入无症状感染期,亦称潜伏期。除了少数感染者可查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PGL)外,没有其他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PGL是指在腹股沟淋巴结外,至少有两处不相邻部位的淋巴结发生肿大,直径在
患者在潜伏期虽无临床症状,但HIV携带者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传染源。HIV携带者经过潜伏期后,即逐渐出现临床症状及体征。
三期:到艾滋病前期,感染者会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全身症状和“轻微”的机会性感染。全身症状包括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乏力、厌食、发热、体重减轻、夜间盗汗、血小板减少等。轻微感染多表现于口腔、皮肤粘膜的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病、牙龈炎、皮肤真菌感染、带状疱疹、毛囊炎、瘙痒性皮炎等。
四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越来越厉害,它主要破坏一种叫做CD4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当免疫系统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感染者就会发病,出现一种或多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如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肺炎、食道炎、淋巴瘤、肺部或肺外结核病及HIV相关性消瘦综合征等。
艾滋病的后期,全身免疫功能崩溃,感染者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直至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