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模拟电子技术重点课程建设规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08浏览次数:125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高等院校理工科电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而且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本身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因此,本课程被列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对于该课程今后五年(2008~2012年)的建设规划如下:

一、         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将本课程打造成省级精品课

尽管以前已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探索,而且也收到良好效果。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器件、新的应用电路层出不穷,而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争取在3~5年的时间,将本课程打造成省级精品课。

二、         密切关注教材发展,尽快完善配套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之本,选用国内最优秀、最先进的教材是建设本课程的根本保证。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电子教学教研组编,杨素行教授主编,高教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是当前最新的权威教材。但是,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那么教材也必然不断更新,必须紧跟教材的变化,始终保持与新教材同步。除此之外,与之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也要时刻变化,不断更新。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加强这一环节的教学,预计在三年内编写出版一本适合本专业特点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三、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这一特点决定,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采取以下措施:

l       增加实验教学比例,现为32学时,试验数量不少于14个(含2个综合大实验),不仅做与理论课同步的验证实验,还要有2个让学生自己设计性综合大实验。

l       认真搞好课程设计。每人都必须亲自动手,对有关电路进行设计安装、调试,使学生真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l       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极好机会。因此,在毕业设计题目中,尽量有意识地多下达一些综合性较高,涉及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较多,要求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更强的题目。此外,还应组织、鼓励和支持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以便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与所学理论相结合。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使所讲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

四、         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完成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目前的电子实验室只有实验箱,示波器和万用表共39套。要力争在(3~5)年内将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频率计等设备配齐,建设成省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

五、         加快人才的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04年创办的。本专业的教师以年轻人居多,他们有朝气,基础好,是今后教学的骨干。为了尽快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使之学科人才后继有人,作为从事教学几十年的老教师,要对这些年青教师进行传、帮、带,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力争用(3~5)年左右的时间,使他们不仅成为教学能手,而且还能独立指导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