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开展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17浏览次数:4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和黑龙江东方学院党委《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的若干意见》(黑东院党字[2013]9号)有关要求,学院决定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2017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

二、总体思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重点,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禁毒、防艾等为发力点,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大中专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努力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和良好风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三、活动内容

根据《黑龙江东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附件1)的规定,2016级学生将以必修课形式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以下简称“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实践考核合格后获得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分。作为必修课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社会问题调研和社会实践两个环节组成。各个团支部要密切围绕活动主题,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进行构思调研、实践。

(一)调研环节

各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调查研究的实际条件等,可以参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制定的《2017年黑龙江东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选题指南》(以下简称《选题指南》)(附件2)选定调研主题,也可以结合专业实际自行确定调研主题。请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

(二)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要求各团队结合实践基地特色和条件,设计能体现大学生服务能力、奉献精神的活动主题及活动载体,集中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各类各项实践锻炼及志愿服务活动,在劳动、锻炼、服务中做贡献、长才干。

(三)实践内容

除《选题指南》(附件2)指定的选题外,学院鼓励各团队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开展以下专题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1.理论普及宣讲团。重点在全国高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中招募组建200支实践团队,结合全国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宣讲活动。

2.国情社情观察团。重点在全国高校招募组建200支实践团队,成员包括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等,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在深入观察和调研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

3.依法治国宣讲团。重点在全国政法类高校、综合院校的法律院系和高校政法类社团中招募组建200支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5·3”视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到城镇乡村、社区街道宣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观察和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文明进步所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

4.科技支农帮扶团。重点在全国涉农高校和综合院校的涉农院系中招募组建100支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5.教育关爱服务团。重点在全国师范类院校或综合院校的教育类院系中招募组建100支实践团队,到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中西部地区贫困县(乡),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组织大学生团队面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为“十三五”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6.文化艺术服务团。重点依托全国高校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招募组建100支实践团队,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7.禁毒防艾宣传团。在全国高校法律类和公益类社团中招募组建100支实践团队,重点到学校、社区、街道、农村等地,开展发放禁毒防艾宣传材料,普及禁毒防艾知识、禁毒防艾政策宣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禁毒防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结合活动实际需要,实践团队可以登录网站,按照提示内容领取禁毒防艾宣传材料。

8.美丽中国实践团。重点依托设有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及学生环保类社团,招募组建100支重点团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

四、团队组建

2016级学生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1学分,原则上需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具体要求如下:

1.每支小分队人数以10人左右为宜。

2.每支小分队配备指导教师两名:一名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以下简称调研导师),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为各团队分配带队教师;另一名由各学部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者或学科专业教师担任(以下简称实践导师),学生在组队阶段自主联系确定。

3.2014级、2015级学生中社会实践考核不合格者,需跟随2016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并单独组队,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1学分。

4.2016级全员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组建校级重点团队30支,并根据社会实践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学院鼓励除2016级外的其他年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践团队可以有选择地参加调研或实践活动,可以参加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奖评优,但不参与学校对实践团队及个人成绩的评定,不能获得必修学分。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和往年传统社会实践活动相同。

五、工作流程

1.报名登记。615,学院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开始组队报名。

2.资格审查。620前,各团队向学部团总支上交《黑龙江东方学院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报名登记表》(附件3),学部将对上报料进行审查,主要审核组队信息的完整性、规范性。团队负责人加2017暑假社会实践QQ329032619,方便沟通实践情况和问题。

3.汇总上交。623日前,各学部团总支上交《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附件4),报校团委备案。

4.上网报备。628前,各团队需要登录团中央“三下乡”官网进行报备。未登记报备的团队,将不能申报全国、全省重点团队或参与全国、全省级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奖项评选(具体流程见网站说明)

5.组织培训。62028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组织开展调研活动专题培训,学部团总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安全教育。

6.组队出征。628,校团委将组织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7.实践调研。各团队利用暑假期间开展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活动。实践导师须随时跟进、指导团队开展具体实践活动。

828前,所有实践团队需登陆我院“青年之声”官网进行实践成果展示,具体展示流程参考《“青年之声”上展示社会实践成果流程》(附件5)。

8.上交材料。82898,各团队将实践记录表及调研报告(格式严格按照附件6调研报告格式要求进行填写)上交至学部。

9.评定成绩:991030,思政课教师完成调研报告的评阅;专业教师完成对社会实践的评分,并根据学生社会实践和调研报告两方面成绩评定学生总成绩。

校团委根据校社会实践评比要求,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团省委相应荣誉评审。

10.评比表彰:11月,学院召开2017年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六、考核与表彰

1.考核:2016级学生和2014级、2015级社会实践考核未合格者将在实践结束后进行统一考核,暑期社会实践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评级打分,分别对团队的实践环节和调研环节进行考核。

调研环节考核主要依据调研主题、调研过程及调查报告的质量,由调研导师进行评分,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调研成绩将作为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评选的重要标准。有虚构调查样本及调查数据、抄袭调研报告等学术不端行为的调研报告判定为不合格,其所在团队的社会实践课程总成绩也直接确定为不合格。实践环节的考核依据主要是社会实践记录、实践报告及辅助性证明材料,由实践导师评阅,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

学生个人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实践、调研环节有任一环节成绩为不合格的,团队所有成员成绩均为不合格,团队成员需在下一年暑期重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具体考核标准参见《黑龙江东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附件1)。

2.表彰:社会实践结束后,团队和个人要及时总结,按要求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学部团总支。团委、学务处、教务处、思政部将对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和奖励。根据实践成果评选出今年的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单位、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先进个人,并编辑社会实践成果汇编和优秀作品集。

七、工作要求

1.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在实践的策划、准备工作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紧扣主题,集思广益,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指导老师对策划方案进行总体把关,要整合各种资源为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各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调研,并按要求填写《黑龙江东方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名登记表》(附件3)。调研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实践调研的开展及调研报告的撰写。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将安排指导老师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开展调查的方法、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社交礼仪、安全教育和媒体宣传等内容。实践导师主要负责小分队在实践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

2.依托基地,发挥优势。原则上要求每个实践团队都要有一个固定的实践基地。为加强我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发挥已建成基地的示范作用和资源优势,各团队要在策划实践方案时加强与已建成基地的联系,巩固已有基地,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辟新的社会实践基地。

3.打造品牌,大力宣传。各团队要依托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并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进一步提升我院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鼓励大家积极向全国三下乡官方网站团中央联合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腾讯网、新浪网等开展的“镜头中的三下乡”等作品遴选活动投稿

4.注重安全,确保实效。各学部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各团队指导老师要总体负责实践活动指导和安全教育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万无一失。要突出社会实践的基地化、项目化管理,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附件

1.黑龙江东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2.2017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调研选题指南

3.黑龙江东方学院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名登记表

4.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

5.“青年之声”上展示社会实践成果流程

6.黑龙江东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格式

 

 

                                 2017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