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文明委下发《关于命名第二十届省级文明创建先进集体的决定》,我校再次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标兵。
我校始终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常化、制度化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坚持“六好”标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2015年,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文明单位”,2017年荣获“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称号,2021年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行列。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学校确立了文明创建是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不竭动力的工作理念,将文明校园创建纳入学校“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形成了文明创建工作体系和工作思路,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深化文明创建的关键环节,设立了完备的创建工作组织机构,为文明创建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近年来,学校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作为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质。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育人全过程;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思政典型引领,实施“课程思政典型引领工程”;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深化实践育人;加强基层文明创建,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心理危机风险。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班子建设首位,强化校部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思想引领作用;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立校之本,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党政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始终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从严治党要求。
创新人才引育制度,树立优良师德师风。学校创新人才引育制度,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和“领军人才计划”,努力培养锻造坚持“四个相统一”的师资队伍。学校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学校建立健全了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和奖惩制度,并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在教师评聘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构建了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坚持“文化铸校”的理念,强化校本精神的育人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弘扬“东方精神”。学校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体美劳并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文化活动。
强化优美环境建设,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迁入新校区以来,学校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高度重视优美环境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校园建设规划工程。健全安全、稳定等工作机制和预案,加强教育管理,建设平安东方。倡导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建设绿色东方。垃圾分类行动、光盘行动、公筷行动等已蔚然成风。
强化文化阵地管理,确保思想文化领域政治安全。学校严格落实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了意识形态重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通过严格审核宣传内容,认真执行阵地管理职责,加强宣传阵地管理。通过多部门分工协作,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确保思想文化领域政治安全。
在学校理事会、行政和党委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下,文明创建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可喜成绩——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加强、师德师风工作常抓不懈、美丽校园建设进一步彰显、阵地管理严格规范。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