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上级相关工作部署,严格落实“乙类乙管”各项要求,科学精准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坚持“一地一策、 一校一策”持续完善优化相关预案,加强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和应急演练,提高处置能力。盯紧大型招聘会、毕业典礼等校园重要活动,强化防控措施落实,坚决防止校园内发生大规模聚集性疫情,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2.做好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持续做好校园疫情监测和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求学生尤其是从未感染的学生,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多通风等卫生习惯,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尽快前往校医院检测,符合条件的进健康驿站监测和治疗,追踪学生监测和治疗情况,做好教育管理服务。
3.健全各类健康信息台账。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加强重点人群防控,动态跟踪60岁以上教职员工以及患有基础疾病和有特殊治疗需求师生的状况,第一时间发现和掌握感染情况,并按照不同群体分类建立基础疾病台账、心理健康台账、疫苗接种台账、新冠病毒感染台账,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服务。
4.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各学院要全面摸排,实时动态掌握,动员符合接种条件的学生及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和加强针,并指定专人负责督促按时接种,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
5.增强学校疫情防控能力。加强各部门协作和校地协同,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绿色转诊通道时时畅通,及时转运需要救治的感染师生,做到“点对点”“人对人”流畅对接。
6.做好相关物资储备。根据师生在校学习期间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监测需要,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烧、止咳、止泻等药品,储备够用的抗原检测试剂。根据师生日常防护需要,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
7.加强和提高健康驿站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和药品,承担防疫知识普及、学生患病应急处置等职责。要发挥健康驿站的作用,要全面改善校园环境卫生,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落实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确保期末考试顺利进行。
8.严防校园疫情转为涉疫舆情。各学院要结合教育实际,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对于师生反映的疫情防控问题,主动沟通、及时解决,避免发生负面舆情事件。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牢“自己是 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健康素养。
黑龙江东方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