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于1989年创办,是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翻译大赛,并受到全国乃至海外青年翻译爱好者的欢迎和认可。
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大赛共收到参赛译文27655份。经过严格的评审和终审讨论,共评出获奖者1127名。一等奖23名;二等奖51名;三等奖79名;优秀奖974名。
在与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师生、专业翻译从业人员、自由职业的翻译爱好者的同台激烈竞争中,我院西语系徐嘉泽同学在本届大赛中斩获佳绩,获英译汉优秀奖。
附:
徐嘉泽同学参赛感悟
22年寒假,我在英汉笔译课崔老师的推荐下了解了“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这已经是举办的第三十五届了,当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这个比赛的时间跨度是非常长的,从22年底一直到23年6月,有很长时间去打磨译文。虽然说我是一名翻译专业的学生,但是我知道我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想翻译好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不容易的,所以这次比赛的译文我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
这次英译汉的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在翻译之前我上网搜寻了一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话题,了解了其历史渊源和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之后我通读了原文,将一些专有名词和生词通过查找词典进行了翻译标记,通过简单的翻译形成了初稿。之后我重读译文,调整语序,使译文通顺。后来通过崔老师的点拨与指导,再通过结合历史背景,修改逻辑顺序之后进行反复推敲、斟酌,最终形成了最终稿。
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我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翻译涉及跨文化交流,准确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总的来说,这次翻译比赛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成长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