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语系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融合课程思政与教育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其重点推进的两项工作——《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写与知识图谱智慧课程建设,均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这两项工作承载着西语系教师团队的育人使命与创新热忱,背后是西语系教师们在完成繁重日常教学任务、评估任务之余,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攻坚克难的辛勤付出。
一、肩负使命,在繁重工作中开辟育人新路径
西语系当前重点推进的两项工作意义深远。《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写,作为应全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要求开展的重要项目,该指南旨在为民办高校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范本。其编写工作责任重大,关乎翻译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知识图谱智慧课程建设这项工作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语言教学的新模式,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化学习路径,是推动教学范式转型升级的前沿探索。
面对日常教学、科研、口笔译及评估工作的多重压力,西语系教师们主动担当,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克服困难,确保了这两项创新工作的稳步前行。
二、群策群力,于密集研讨中攻克关键难题
为确保工作质量与方向,西语系精心组织了高效的研讨机制。从机动周开始,团队先后开展了两次线上深入研讨和三次线下集中攻关。这些密集的研讨会议成为推动工作前进的核心动力。线上研讨聚焦框架搭建与理论支撑,智慧课程团队教师提出课程设计思路,智慧树顾问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指南编写团队反馈联盟匹配的指导老师沟通意见,集体讨论并统一思路。线下集中攻关则直指实践痛点——深入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自然融入翻译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哪些案例更加适合课堂授课等关键问题。邀请智慧树技术人员参会指导,研讨如何科学构建知识图谱以实现精准教学与动态评估。在思想碰撞与务实交流中,一个个关键性难题被深入剖析、有效解决,共识得以凝聚,方案日益优化。
三、进展显著,阶段性成果奠定未来发展基石
目前,两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实质性进展:
《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已完成多轮深入修改和完善,框架日益清晰,内容持续丰富,实操性显著增强。这一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指南编写工作迈入了更为成熟的阶段,正朝着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线图”与“工具箱”的目标坚实迈进。
知识图谱智慧课程:核心知识图谱架构已初步构建完成,实现了对课程知识要素进行可视化、结构化关联的关键一步。这为后续实现个性化学习导航和智能化教学评估奠定了至关重要的技术基础,是推动教学向精准化、个性化转型的突破性进展。
《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完成和知识图谱智慧课程的初步建成,是西语系在教育教学改革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两项工作不仅为系里的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国民办高校的相关专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翻译专业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高素质翻译人才。而知识图谱智慧课程建设则是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重要实践,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支持。
外国语学院院长佟敏强教授指示,接下来将以这两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他赞扬西语系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在繁重的工作中坚守初心,相信在全体共同努力下,西语系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