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组织12家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赴我校开展“民企高校行”活动,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聚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商协同发展新路径。校长徐梅,副校长程延江、徐建成,哈尔滨市工商联主席徐伟、党组书记车永辉、副主席甘利军出席座谈会。

徐梅指出,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将校企合作视为人才培养“三方共赢”的关键路径。她以红光锅炉总厂、九洲集团、秋林里道斯等合作案例为例,强调企业是人才培养的“练兵场”,学校是企业的“智力源”,双方需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徐梅强调,我校现已构建“培训支撑+育人体系”双轨产教融合模式:一方面,依托“双师型”师资、华为认证培训资质及先进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员工培训;另一方面,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形成覆盖多领域的企业案例库与校本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她希望市工商联能够依托广泛的企业资源网络,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在人才培养与就业、拓展横向课题合作空间、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以及协调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我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助力我校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实现学校育人、企业增效、学生成长的多方共赢。

徐伟对我校“立校为公,厚德树人”的东方精神及“不为稻粱谋,不为利益聚”的纯粹办学追求给予高度认可,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坚守教育初心、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强烈社会担当与育人情怀,认为我校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为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树立了典范。
徐伟强调,市工商联一定会发挥好连接政府、企业与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组织校企对接以扩大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覆盖面,推荐学校与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并搭建创新链,推动校企签订长期协议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同时也会积极向政府反映校企相关诉求以推动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全力推动校企在人才、科研、机制、政策等方面深度融合,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开创校企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座谈会上,来自12家企业的代表围绕人才需求、技术合作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后,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民营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图书馆、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办学成果与文化底蕴。此次活动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未来将以“双向奔赴”的姿态,凝聚“育人、增效、成长”共识,为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校企协同动能。

学校办公室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