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黑龙江东方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题培训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优化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会议邀请哈尔滨理工大学沈涛教授作题为“打造面向产出的培养方案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主题培训讲座。全体校领导、教务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各教学单位班子成员等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副校长程延江强调,培养方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枢纽,承载着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路径,其质量直接映射出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作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培养方案不仅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更系统性构建起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等培养体系的框架,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程延江指出,培养方案的本质是科学系统的行动计划,需要全面统筹培养目标定位、能力素养塑造、毕业标准设定及知识体系架构等关键要素,对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确保培养过程与目标达成的高度契合。培养方案的编制绝非单一部门或少数人员的工作,而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由专业负责人牵头,联合课程负责人与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协同完成。
培训中,沈涛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新做法以及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沈涛指出,传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已不能适应新经济和新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需要适应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四新建设”,这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沈涛从“产出导向”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入手,强调要关注利益群体的需求,以课程为最基本单元,形成支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的有机整体;要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毕业要求,建立实现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沈涛建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专业历史沿革、展现东方特色亮点、补充必备专业元素,精确分析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专业学生就业状况,推动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加快AI+教育改革。他强调,培养方案修订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发展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