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疫情的再次突袭更让人猝不及防,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学校所在地平房区成为此次疫情爆发的中心。10月31日,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措施,学校实行封闭管控,为加强疫情防控状态下的校园管理,要求各部门分别指派工作人员住校开展工作。图书馆立即响应学校指令,副馆长张红岩,综合保障部主任李英春、读者服务部馆员颜伟光、参考咨询部馆员井晓凤迅速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他们召之即来,告别家人,开始了半个月的住校工作。
早8点到晚9点半,一周7天、每天超过12小时的工作时间,是他们4人的坚守推动着图书馆的有序运转。他们分工协作,一人身兼数职,为封闭在校的学生打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张红岩副馆长主要负责统筹工作安排、制定疫情特殊时期图书馆开馆方案、协调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等。他第一时间制定了限流预约入馆规则,避免人员密集,还亲自录制疫情期间图书馆管理规则的音频,定期播放。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他对现阶段工作进行细致规划与分工,同时向学校申请增加了勤工助学学生,并动员读者协会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管理与巡视工作中,确保满足在馆读者的各项需求。除此之外,他还与学校办公室协调,解决现阶段自助文印设备耗材短缺无法采购的问题;主持开展线上数据库培训会、开通知网研学平台试用,解决居家办公期间教师受IP限制无法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问题等。
李英春主任主要负责图书馆设备的维护及解决日常突发状况等工作。此次疫情期间,临近期末又转为线上教学,自助文印设备和电阅空间成为图书馆最受欢迎的区域,而电子设备的不确定性,也让维护工作提升了难度,他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疫情防控意识,调整广播频次,提醒在馆学生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同时,他也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调整开灯时间。
面对近期,哈市遭遇了暴雪和冻雨天气,张红岩和李英春主动承担了清雪工作,不仅将通往图书馆的道路清扫干净,并主动清扫了通往大学生活动中心路上的积雪。同时,将楼顶的冰柱清理干净,解决了冰柱掉落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隐患。
颜伟光主要负责总服务台的日常咨询及管理勤工助学学生工作。学生遇到了有关图书查询、密集书库、失物招领及其它图书馆利用方面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为读者解答各类咨询问题。她会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分别指导并督促学生进行巡视、整理展柜及清理阅览区杂物等工作,尤其是晚班的交接,她常常会等到两个班的学生完成交接工作之后才放心地离开。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她经常是中午不休息,白班晚班连轴转地工作。除此之外,她还为居家办公的同事在线传递所需工作资料,保证同事们的工作顺利开展。
井晓凤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及巡视工作。她为大家开展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应急口罩储备不足,她及时向学校总务处提出申请并主动采购,解决防疫物资短缺的问题。在疫情封校、平房区又实行交通管制的特殊情况下,她汇总大家的需求,专门联系有关的超市,采购物资,并将所需物资发放到每个馆员手中。除此之外,她与张红岩、李英春共同担负起图书馆晚班的值守工作,保证每天安全闭馆。
正是在他们的认真坚守、无私奉献,使疫情下的图书馆和往日一样,前来借阅的同学、自修的同学、备考的同学在这里继续着每日的学习,每天接待读者近2500人次。封校初期,很多同学担心图书馆是否会开放,而前来工作的4名馆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图书馆不仅会开,而且开的很好,让学生满意,让学校放心。
能让他们出色、笃实地住校工作的动力,是源于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也有来自家人的支持。张红岩副馆长的女儿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她每天晚上都会和爸爸视频,虽然想念爸爸的陪伴,但也明白爸爸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爸爸是她心中的超级英雄,孩子由妈妈、姥姥、姥爷照顾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足以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李英春主任的儿子12岁,上初中二年级,家里只剩孩子和妈妈两个人,独自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这也让他对孩子妈妈心生愧疚,但每每通话他们却常常问他冷不冷,叮嘱要照顾好自己,从不抱怨,也从不让他担心,解了他的后顾之忧;颜伟光的父母年事已高虽也对女儿在“一线”工作充满担忧,但却还总告诉她,家里一切都好,让她安心工作,妈妈经常会在电话里说家里又包了饺子,等她回去吃;井晓凤的父母在外地,此次疫情让父母对她分外挂念,时常打来电话关心她的状况,让她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就是这样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放下了负担,克服困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非正常状态下,在学生们需要的关键时刻,承担起住校防疫开馆、支持教学科研的特殊的文化传播使命,为走进这一精神家园的学子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疫情虽无情,但疫情下的图书馆却是有情的。致敬,战“疫”一线的图书馆人,是你们守护住图书馆的这份温暖与宁静,也守护住学生们的求学之路。你们彰显出的党员模范作用,是恪尽职守、是同舟共济、更是不辱使命!使命必达,阴霾终散,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担当与责任的意义,以及东方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