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下午14:50,米扬诗社成立大会在黑龙江东方学院主楼E-408会议室圆满召开。参加起社仪式的有校学务处处长高文举、校团委副书记肖立东和校团委学工干部张程,《东方学院报》责任编辑孙川,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学务办主任秦国峰、学部主任助理王玥、学部导员李雨亭和崔启超以及各教研室亲临现场的教师与诗社全体社员。
欢聚一堂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诗社创始人岑米扬老师指出,人文学部迫切需要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主的文学团体,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点,辐射整个学部以及全学院各个专业。并强调米扬诗社旨在传承中华民族诗学传统,构建诗歌教学实践基地,创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诗词鉴赏与创作的摇篮,并凝聚校内外诗歌爱好者,共同打造高校诗意栖居地。
肖立东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针对米扬诗社这一功能定位,肖立东和张程两位老师明确表示:建设专业社团能够大大提高学生求学兴趣,为此学校出台的相关细则必将助力米扬诗社得到更好的发展。
张程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同时,米扬老师对汪国真的人生观点提出疑问,即“走向远方”未必能“让生命更辉煌”。并肯定高晓松的见解:“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进而确认,对多数人而言,“行人间万里路”只是一种奢望,倒不如停下来“读万卷诗书”,在诗的国度里寻求生活之美。换言之,与其奔赴远方寻求霞光,为什么不让脚下这片黑土地成为别人的远方?
岑米扬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为此,诗社首届社长王佳新同学诠释社名寓意:“诗社取作‘米扬’,意将诗社成员喻作米粒,每一粒都怀揣着诗一样的梦想。纵然跋山涉水,乘风破浪,也要聚集在一起,带上青春与自由,于孜孜不倦地飞扬中,创设中华民族最美的诗意家园。”
王佳新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东方学院报》责任编辑孙川颇有感触地谈道:“诗歌是人生的另一个出口,也是人类灵魂的后花园。诗歌对人的深远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学识里,更加体现在气质与行为之中。做事理应避免功利化,把生活过得有乐趣才是人生的意义,把人生过成诗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随后,孙老师诚挚地转达校报主编杨彬教授的殷切希望,并朗诵其新作《东方新校区赋》为诗社助兴。
孙川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人生如何才能诗意化?为此,学务处处长高文举深情告白:“我对文学一直有着十分特殊的感情。现在的社会充斥着浮躁和功利,米扬诗社的成立能使学生的青春之梦有所依托,对生活充满了向往与热爱。”并结合人生实例,高处长着重指出,成绩并不能决定人生,反倒是内心世界尤为重要。最后,希望米扬诗社能培养学生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带领学生奔向最原始、最纯粹的人生归宿。
高文举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围绕这一诗歌教学的实践问题,学部主任助理王玥老师给予充分肯定:米扬诗社的创立,将教学舞台从课堂延伸到课下,为学生建构专业实训平台,能充分展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为此,学务办主任秦国峰代表学部主任杨华教授表态:学部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支持,力争让米扬诗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秦国峰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至此,米扬诗社成立大会优雅地落下帷幕。在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里,米扬诗社犹如一朵雨后的花儿,伴着一抹暖阳披霞带彩地绽放了。这无疑为人文学部增添一道绚丽的色彩,更展现出黑龙江东方学院莘莘学子的诗意之美。
王玥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欢聚一堂 周小杭/摄于E-408会议室
☞首届成员名单
顾 问:杨 彬 杨 华
主 编:岑米扬
社 长:王佳新
副 社 长:曹 雪
编 辑:
陈佳琦 魏雅慧 曹 雪(微信公号)
赵学莲 华安琪 王盟凯(新浪微博)
宣 传:
王禄璐 葛瑞娥 高 运(活动)
许洪波 孙天琪 王佳新(新闻)
☞敬请关注
微信公号:米扬诗社、人文学部团学小微
新浪微博:黑龙江东方学院米扬诗社
报纸平台:《东方学院报》米扬诗稿专栏
预设刊物:《米扬》季刊或半年刊
轻松扫描,快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