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来源: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4-08-02浏览次数:28

2024年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 1993, 是黑龙江东方学院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文化宣传、办公事务及书面、口语表达能力的新文科人才,为社会输送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中文人才;培养可在现代社会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报社和杂志社等岗位上从事文秘、策划、管理、教师、编辑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师资队伍及科研情况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同时有多名来自省内知名院校的兼任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黑龙江东方学院优秀教学团队。专业教师荣获“全省师德先进个人”,“学校领军人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黑龙江东方学院四有好老师”,“黑龙江东方学院第三届“青年五四奖章”,“黑龙江东方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位专业教师连续多年获得黑龙江东方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近些年专业教师共发表论文70篇,主持参与科研立项近20项, 编写教材10余本,完成专著1,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完成校级核心课程1门。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突出三大素养, 即形成“三大模块”,分别是人文素养模块、理论基础模块、实践应用模块,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五大能力”,即“思”“说”、“写”、“做”、“学”,从而形成“一干多枝”,进而达到与社会保持“零距离”,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的终极目标。

四、实践教学及社团活动

本专业于2017年成立了实践教学基地,目前下设七个专业社团,分别是织梦文学社、演讲社、读书社、中国古典文化研习社、习书社、原创写作社和语用研习社。近年来,实践教学基地举办线上、线下大型实践活动五十余次。

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教师,每年都会带领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 比如:黑龙江省首届“田家炳”杯大学生美育成果展演活动,内容涉及到戏剧、朗诵、摄彩、书法、篆刻等多种形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十余名学生在 2022年的比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和省级优秀奖的荣誉称号,多名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还会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全民普通话大赛”、“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大学生“三创赛”、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 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已获批成为“全民普通话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的协办单位。近几年来,学生在以上赛事中所获奖项近百项。

此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基地还会举办考研辅导会、读书分享会、主题朗诵会及与中文类学科相关的节日主题活动会等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的锻炼下,学生的策划能力、沟通能力、诵读能力、演讲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均有大幅度提高,真正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一、专业介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汉语语言教学为主体, 将汉语与外语结合,语言与文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与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专业结构体系和课程体系, 培养既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又具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及较高的人文素质, 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用双语进行交流、教学,可在国内外大中院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跨文化交流、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教研室基本概况及教师科研获奖介绍

教研室成立于2003年,教研室拥有一支扎实继承学术传统勇于从事学术创新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方面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现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2,讲师2人。该专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教改上取得了重大进步,成绩突出。科研方面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十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省级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以及校级槽向课题一十余项,并获得多项奖励,本专业教师为学院首“百名领军人才”,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青年五四奖章”“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东方之星优秀班主任”获得者。曾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评比一等奖”“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论文评比二等奖”“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二等奖”等奖项。曾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荣获本科组优秀奖,多年来一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并多次指导中俄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教研室教师承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论文指导、教育实习等系列工作。同时,还承担学院留学生本科生及进修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教研室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 注重先进教学观念的吸收和人才的培养,通过不断打造以“汉语国际教育”为核心的精品课程,完善本科生教育,近年来已培养出一批在教育科研、传播媒体,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工作的优秀毕业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三、教学特色

本专业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过硬”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梯队、个性化培养。以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探索和实践“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分类分层次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多年来接收了来自荷兰欧洲学院、韩国首尔神学大学、韩国东义大学、韩国庆星大学、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哈巴国立经法大学等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制定了包括语言学习、书法、中国武术等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丰富课程。让留学生在进修语言的同时,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此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每年安排学生与留学生课下辅导交流,通过训练学生最终完成辅导、听课、备课、讲课等全部实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书面表达、组织协调等实践能力。

四、教学实践

我院从2003 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目前已与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 2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进行教师及学生互派、教材及图书资料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至今已培养了700余名外国留学生。这也是目前我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结成帮学对子,为他们讲授汉语知识和提供汉语辅导。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哈巴罗夫斯克国立大学等院校建立汉语合作项目,以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国外实习实训基地,2019年与俄罗斯滨阿穆尔大学建立合作实习基地,同年与俄罗斯铁路三十中学签订实习项目。实现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自我定位与发展,实现学以致用

新闻学专业

人文学院新闻系创办于 2001年,创办初期的定位就本着立足龙江,服务地方新闻传媒行业的宗旨,最初主要服务平面媒体。随着媒体业态的发展变化,新闻系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2020年增设了新媒体专业方向,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就业状况日益向好。

新闻系人才培养定位符合学校的应用型办学方针和宗旨, 秉承“蒙以养正、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制定出“1+5+X”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能够适应新媒体业态下宽口径、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具有新闻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能够在中等以下新闻媒体及其相关相近岗位从事策划、管理、采编、制作、传播、发行推广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新闻系拥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和媒体工作经验, 业务能力强,能够紧随传媒发展持点,把新媒体的特点、形态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新闻系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十余项, 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六部,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二十余项。

新闻系的特色优势是,针对我省对新闻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强化操作性能力的培养,和强势学校错位竞争;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突出实习实训内容,重视业务技能训练;在课程设置上,提倡案例教学,强化新技术、新媒体内容。

新闻系的核心课程有:新闻报道写作(高级)、电视节目制作、编辑实务、数据新闻理论与应用、影视广告实务、新闻叙事模式、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编辑、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广告制作

新闻系学生在省内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就业情况近年来一直持续向好发展,尤其是其新闻业务能力突出、动手制作各类新闻能力强。新闻系自建立专业以来,就业率均在 90% 以上,签约率高,而且专业对口率高。尤其是学生在第七学期的新闻业务实习之后留在实习单位的比率也比较高,近三年来省报集团、新浪网黑龙江频道、省高院新媒体中心等留用实习生的比率逐年递增,10%以上的学生都得到留用、此外,《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等媒体对我院毕业生普遍给出“政治觉悟高”、“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业务实践能力强、新闻采制水平高”、“动手操作能力大、有发展潜力”等评价。学生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的,能够担负起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和使命。

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类重要新闻奖项逐年增加。如学生获得“黑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一等奖,获得“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多个奖项,获得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奖等奖项多个,获得黑龙江省“田家炳”美育大赛多个奖项,等等。

法学专业

本专业以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法学+”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培养掌握法学基本原理,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够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法律工作;可到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从事法务工作;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司法鉴定、法制宣传等工作。同时,我校已与北京索邦律师事务所及银盛业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就业保障。

主要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财税法。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