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资格及提交材料
身体健康,持有国外有效护照,高中毕业。
1. 高中毕业证书,应届毕业生可提供预计毕业证明(均须为中文或英文的原件或公证件) ;
2. 高中阶段全部课程成绩单(均须为中文或英文的原件或公证件);
3. 中文授课:汉语水平考试新4级(210分及以上)及以上证书,除汉语言文学专业;
4. 护照复印件(有效期至少一年的普通护照)及2寸照片;
5. 近期的体检证明;
6. 至申请入学当年9月1日未满18周岁的申请人,需提交监护人有效证件及保证书,监护人应为在中国哈尔滨居住的有经济来源的成年;
7. 如有其他可证明申请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文件,如获奖证书、奖状、国外大学本科以上录取通知书等,可在申请时一并提交;
8. 必要时,我校会要求申请人提交补充材料;
9. 所有材料先网上提交,对应所有纸质材料入学时需要提交审核,材料与提交材料不符者或者存在材料造假者将不予录取,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申请人负责。
二、学期安排及收费标准
1 .学期安排:
9月初——次年1月初(秋季学期)
3月初——7月初(春季学期)
2 .收费标准:
学生类别:本科
学制:4-5年
学费:按我院每年各专业标准收取,详询0451-86617512;253708251@qq.com。
保险费: 800元/年
报名费:240元
住宿费:480元/月(2人标准间)
备注:所有费用,一经缴纳,概不退还(除住宿费)。
三、入学申请
1. 申请时间:每年3月1日至6月10日为申请时间,当年9月份入学;
2. 网上申请;i自行下载填写入学申请表并同要求的所有材料原件电子版打包一并发到指定邮箱253708251@qq.com。
四、录取
1. 学校根据申请材料及专业志愿综合评定,并视情况面试,择优录取;
2. 录取结果会在申请者发送申请材料邮箱进行回复;
3.被录取的申请者将会收到黑龙江东方学院录取通知书以及报到须知。
五、联系方式
黑龙江东方学院教务处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
地址:中国哈尔滨平房区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哈南十九路1号
电话:+86-451-86617512、+86-451-86655176
传真:+86-451-86617512
邮箱:253708251@qq.com
学校网站:http://www.hljeu.edu.cn
[附件1]黑龙江东方学院简介
附件一:黑龙江东方学院简介
黑龙江东方学院简介
黑龙江东方学院是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于1992 年由孟新、尚鹤翔、周长源、刘世勤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发起创办。
学院 1993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2000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于2007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 年,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特色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院校”;2011 年 10 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全国首批5 所具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院校之一;2012 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 年当选为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副主席单位;2014 年成为全国首批 35 所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院校之一;2015 年 9月学院顺利完成省教育厅“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工作。2017年获得“省级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
学院坐落于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哈南工业新城哈南十九路1 号,校园占地面积 70.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2.8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 15.5 万平方米,行政用房面积 2.4 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 10.9万平方米,至 2017 年底净资产已达 13.3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67 万元。学院运动场地充足,其中,运动场面积 5.2 万平方米;体育馆面积 1.5 万平方米,包括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健身等场地。图书馆总面积 3 万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 125 万册,纸质期刊数量 7610 册,数据库23 个,电子图书 191 万余册。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已实现校园“一卡通”,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学院拥有理、工、文、法、经、管、艺术 7 个学科门类,41 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结合、人文艺术协调发展的 7 个专业群。拥有食品工程和国际商务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 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 个省级重点专业、9 个优势特色专业、1 门省级精品课、39 门校级核心课程;1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 个院级实验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 12 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 11866 人,其中,本科生 11818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9 人,留学生 31人。学院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至今累计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 37689 人,2014—2016 连续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 5 名。学院培养的一批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好评。
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截止2016—2017 学年末共有专任教师 679 人,其中,专任中青年教师 360 人,专任资深教师 319 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463 人,博士学位教师 86 人;正高级职称教师 90 人,副高级职称 275 人。学院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师 1 人,省级优秀教师 2 人,专任双创教师 73 人,实验技术人员 30 人,常年受聘在校任教的外籍教师 11 人。
学院自创办伊始,一直坚持非营利性的办学方向。创办者们不图私利,不图回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十几亿资产个人不占丝毫股份。学院秉承“蒙以养正,学以致用”的校训,坚持“尊师厚德、包容奉献、创新求真、自强不息”的校风。“立校为公,厚德树人”的东方精神,是学院发展建设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