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5年的“班助一”活动共有25个爱心班集体参与。同学们自愿拿出自己的部分零花钱,每个班级筹集600元,资助杨树乡翻身小学、平房区友协一校、保国一校、保国二校、保国四校、新疆小学、工农小学、新华小学等8所小学的25名贫困农民工子女,资助金额达15000元。据悉,我院“班助一”活动已经开展了五年,多次受到团省委、省青基会的表彰奖励。
在表彰大会上,我院爱心班级代表向受资助的贫困小学生颁发了勤学奖学金。学院的领导为爱心班级代表颁发了班助一“先进集体”荣誉证书。
会上,受资助学生代表新华小学王毓欣同学发言、受资助单位代表新疆小学大队辅导员刘锐老师在大会上先后作了发言。
随后,我院团委书记高文举与平房团区委副书记鞠如冰共同签署了《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市平房区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
为了加快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提升我院服务社会的贡献度,学院团委结合哈南工业新城建设的需要和我院“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积极推进了“高校校区”、“城市社区”、“经开园区”、“大厂厂区”、“市直驻区”等五区联动的区域化实践育人功能,我院九个学部和校志愿者协会,分别建立了友集社区、新谊社区、新友社区、百利社区、建桥社区、和平社区、通宾社区、新牧社区、龙翔社区、新华村等10个社会实践基地。会上学院领导为社会实践基地授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代表、保国街道友集社区主任刘春萍做了表态发言。
学院副院长左长滨讲话。他指出“班助一”已经走过五年,是我院德育工作一本无声的教材,亲身参与过这项活动的学生接受了实践的教育,感受了公益的洗礼,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左长滨副院长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高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旗帜,踊跃投身志愿服务实践工作。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平台,愿同学们能够根植于志愿服务这片沃土。二要大力开展社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进驻哈南工业新城的唯一本科院校,要把志愿服务社区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各志愿者组织要大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共建美丽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社区一家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和文化娱乐、节日民俗及全民健身活动,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融洽邻里关系,增加邻里亲情,凝聚社会力量。三要加强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各学部要注重特色型实践与体验式实践相结合,注重学部资源与服务地需求相结合,注重阶段性集中与活动常态化相结合,注重学科组队与学部整体参与相结合。要充分挖掘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凸显志愿服务的育人属性和长远规划,将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中去。(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