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怎样读书才能有收益?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读书?孙院长围绕这几个问题作了深刻的阐释,不时穿插一些生动形象的实例,近一个半小时的报告赢得了大家多次热烈的掌声。 孙和义院长援引清代萧抡谓的《读书所见作》语:“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指出中华民族历代有好多知名的学者、文人雅士给我们树立了热爱读书榜样。他强调读书三大好处:读书可以使人修身励志,养成浩然正气;读书可以使人益智增见,开阔胸襟眼界;读书可以培养人的情趣,改变性格气质。 孙院长告诫青年学子要善于读书。他认为,读书重要是选好书,要学会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吸收正能量;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要学会读书伴随思考,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善于动笔,博闻强识;要做到开卷有益,必须勤于动笔;要善于做笔记、写日记,积累知识,方有大成。 东方学子应如何读书?孙院长说,现代的“书”太宽泛了,书籍浩如烟海,纸质、电子书、电影、电视、微博、微信,到处是书,害得年轻人成了“低头族”。他教育年轻人要做好蒙以养正,学以致用,要涉猎知识,融会贯通。要多看一些好书,多读一些名著。多读些与你专业相关的新知识,多读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畅销书。 现场互动环节,孙院长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学生关于读书、做人、成才等方面的问题,向与会同学推荐了一些书目。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 整场报告孙院长以渊博的知识、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独特的视角、透彻的分析深刻阐释了读书的内涵和意义。尤其是与青年学生互动环节,他语重心长、情真意切的交流,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让大家深受启发,倍感振奋。(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