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项基础和四项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事处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如何做好师资队伍和人才建设保障,查摆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举措,从人才培养与评价、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及服务与支撑、高层次人才引进、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下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等方面畅谈如何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通过现状分析、问题剖析、深层次讨论、科学研判,寻找问题对策,全处统一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达成广泛共识,明确人事工作要以“人尽其才、激发活力、优化结构、营造环境”为目标。寒假期间,人事处坚持到岗工作,利用假期时间潜心研究业务,静心思考各项规划,稳步推进各项事宜,实现尽早谋划,尽快推进,尽心完成,假期共完成各项改革方案、整章建制等工作近20项。下一阶段将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依规依章履职尽责
人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建立健全人事管理与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与水平的基础和保障。人事工作关系到学校发展大局且又与教职工切实利益息息相关,有章可循、程序规范是开展人事工作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原则。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的相关精神,结合人事制度的制定情况,在完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教职工培训管理等制度的同时,将制定《黑龙江东方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黑龙江东方学院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引导教师将精力转向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教育教学能力。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首先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学校、学院、教学系”三级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学院、教学系以及各类教师的工作职责,落实学校、学院、教学系以及各类教师的工作任务,切实发挥各级管理组织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明确责任,落实权力,科学考核;依据《黑龙江东方学院系主任管理办法(试行)》,做好系主任的聘任、管理和考核工作,充分发挥系主任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和学校的育人质量。人事处将坚持专业引领,根据学生规模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招聘方案和招聘计划,同时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采用多渠道、分层次的方式,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的高水平教师,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教师是学校的教学主体,优化教师教学能力有助于推动学校建设发展。人事处将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发展原则,围绕教师团队建设规划和目标,集中学校、社会、企业等多方资源,积极拓宽教师培养渠道,通过建立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工作项目等方式,针对各教学单位的实际需求,支持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学术交流、研讨会、社会实践、访问学者及提高学位等活动,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切实做好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教师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全方位、分岗分类做好管理干部培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五、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牢记服务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及时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提供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人事人才政策制定过程中悉心听取各单位、各部门的意见建议,注重不同群体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保持有效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发展环境;二是要通过表彰大会、庆祝活动、各类评选、先进事迹宣传等多种形式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关注民生,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包括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深化绩效工资、工资体系结构改革等,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人事处将以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精神为引领,坚持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基础,不断提高人事人才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水平,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