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发的疫情,学校迅速应对,第一时间组建网格员队伍下沉到一线学生公寓,与学生站在一起、并肩抗疫,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学校官微推出“东方战‘疫’日记”专栏,记录抗疫一线东方人无私无畏、英勇战“疫”的高光时刻,传递信念和勇气,书写温暖和感动。
王延嘉 食品工程学院学生
4月7日
2022年的4月1日注定是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第一次离疫情这么近,此时此刻,我坐在隔离酒店的床上,仔细回忆着这段我生命中难忘的经历。
3月31日,晚七点,接到公寓静态管理的通知,所有学生不得外出,尽量不要出寝室门。
凌晨一点接到紧急核酸通知,公寓楼内不熄灯,暖黄的灯光亮了一夜。
4月1日,黑大和师大的盒饭准时就位,一盒盒饭菜送到我们手中,安抚着我们的饥肠辘辘和忧心忡忡。
夜里十点,辅导员老师召开会议,通知四公寓的女孩儿们收拾好行李随时待命。
这一次,我们没有了归家的喜悦,第一次带着行李离开属于我们共同的“家”,去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恐惧的事情,我们四个互相提醒该带什么,慌乱不安隐藏在笑容之下暗流涌动。
凌晨1:38分接到通知,带着学校派发的N95和医用口罩、面罩、医用手套,我们迅速下楼集合。老师站在一群“大白”中分不清楚是哪个,大概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当听到扬声器里辅导员老师那熟悉的声音,悬着的心就安稳了许多。
凌晨两点上车,车子驶出了熟悉的校园,外面灯火通明,警车护卫。凌晨的天气很冷,路上安安静静像被定了格,灯光透过起雾的面罩看起来泛着光晕。到达隔离酒店门口刚好赶上日出,春天的太阳很暖很亮,照亮了整个黑暗的天空,带来了白昼和希望。
每天的核酸时间定在凌晨四点,刚好赶上日出时间。校友的评论区里看见这样一句话:“日出的地方就是东方。”所以每次做完核酸,我都在窗前坐一会儿等待日出,那样明亮的光彩,橘红色把夜幕驱赶,将天空染得粉红,每天如是,带着无穷无尽的生机和希望。
我并没有像想象中一样慌乱不安,隔离酒店环境很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交接相关防疫事务;隔离餐按时发放,只多不少;酒店的床特别软,楼层很高,远眺时可以看见万家灯火。学校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致全体学生与家长一封信》,以安抚我们焦急的情绪。闲暇时候大家就开腾讯会议聊聊天,学校因疫情停课,我们就自发组织背单词、做运动,曾经传授知识的工具如今变成了我们排解思念的桥梁。
老师们纷纷在微信群中关心我们的近况:体育老师提供健身操,英语老师说我们可以随意叨扰,班主任老师记挂着我们是否吃饱穿暖,深夜辅导员老师的一句问候很快就得到一呼百应……学校保障我们的安全,老师班委排解我们的压力,工作人员保障我们的日常生活。偌大的隔离酒店楼上楼下都是好朋友,是曾经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的同学,是视我们如亲人的老师。徐梅校长伫立在校门口时的那一挥手让多少人泪目?学校公众号和同学们自发的视频、文字让多少人感同身受?防疫人员和老师的辛苦付出又让多少人心疼不已?我们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学校永远是我们的靠山,这场抗疫大战需要的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隔窗触碰着咫尺以外的春天,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你安好,我无恙。长夜漫漫,却终有太阳升起的那时。那时云开雾散,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和煦的春风将好消息送到每一个东方学子的耳畔。被按下暂停键的校园,会恢复往日生机。我亲爱的校园、我珍视的朋友,我们一定会平平安安回去,我们约好了,要笑着见面。东方的晚霞那么好看,东方的蓝天那么干净,我们得抓紧回去看看,即使如今她正在经受磨炼,我也永远热爱我的校园!
尹丹旎 外国语学院学生
4月7日
自从3月31日学校通知全校在寝室隔离,静止管理以来,全校就已经拧成了一股绳,不知是否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的缘故,我觉得这就像一场梦。
3月31日 天气晴 心情惶恐
我今天下午早早画好了妆,为了去排练舞蹈。大概晚上六点左右,接到立即回寝的通知……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充分相信学校。学校反应迅速,第一时间让同学们回寝静态管理。当我们寝室凌晨三点被叫醒做核酸时,我看到群消息里说学校有一个确诊病例时,顿时心凉了半截,可当打开门看到面容疲惫的大白在细致地一丝不苟地给我们挨个做核酸时,我的心瞬间变得踏实,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揪心,还伴随着丝丝缕缕的疼痛……
4月1日 天气晴 心情欣慰
今天是在寝室正式隔离的第一天,我们陆续收到了来自黑大和师大食堂送来的隔离餐,这一份份盒饭承载的不仅是一份午饭或是晚饭,更是一份爱与希望。晚上听说学校转移了四公寓的同学们去酒店隔离,我们所有人都觉得学校处理的特别及时,物资方面也想得特别周到。不知道明天又会发生什么呢,带着未知的期待与不安,我浅浅睡去……
4月2日 天气晴 心情踏实
寝室隔离的第二天解锁了一个全新体验——自己给自己做核酸,这个体验真新鲜,当结果显示我呈阴性时不禁松了口气。刷着朋友圈,看着大家都在开心地晒自己的核酸结果,我鼻子不禁一酸,大家都多么积极乐观啊,没有戾气,没有消极,大家都在并肩作战,大家都是一个整体。晚上我们收到了学校发的纸巾、水、水果、中药等,学校还给我们每个寝室发了两个桶,一个桶装干净的水,一个桶装脏水,尽量减少去公共洗漱间的次数,降低传播风险,同学们都表示理解,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想想防疫工作人员天天在外为了我们奔波,我们能有一口热乎饭,一张暖床睡已经足矣……
4月3日 天气晴 心情惊喜
隔离的第三天,学校的早餐给我们换了一个口味的面包,还新增了一个蛋,在室友们各种说自己隔离完后胖十斤的担忧声中,不知不觉我们解锁了新高校的食堂——哈工大和农大的食堂,真的美味又暖心,在此,感谢各位兄弟院校的慷慨相助……愿我们早日战胜疫情!
4月4日 天气晴 心情感动
今天中午打开门时,在地上我们发现了令我们十分感动的物品——每个女孩子都需要的卫生巾,这么一个细节不禁令我们愣住了。如果一个学校不把学生当回事的话,又怎么会想到这个层面上呢。当我们仔细一看,又发现了令人潸然泪下的小细节,这两包卫生巾具有不同的尺寸。我之所以选择把这段经历写在日记上,因为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羞耻”“隐私”的话题,这是每个在校女生实实在在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学校实实在在为同学们考虑并且解决的问题,在那一瞬间,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傍晚,我开门取餐时,被铺在我寝室旁边的临时木板床给吓到了,我马上缩回来问室友:“不会今晚志愿者们就要睡这里吧?”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门之隔,门内的我们不愁吃喝不愁生活需求,门外的他们日夜奔波整日操劳,到晚上的时候还找不到一张暖床睡。在和室友们进行商量后,我们为志愿者送上了我们寝室的WIFI账号和密码,减轻他们的流量负担,还送上了我们的毯子和暖贴。晚上洗漱的时候在过道安顿下来的大白早已沉沉睡去,我蹑手蹑脚生怕吵醒他们,就这样吧,白天你们守护我们,夜晚换我们来守护你们,我们的抗疫故事,未完待续……
4月6日 天气晴 心情百感交集
隔离生活的第六天,当我们在寝室门口依次排好队配合做核酸,等待扫码的过程中,我听到了一个大白和另一个大白聊天,其中一个大白问另一个大白是从哪里赶来支援的,他回答说自己才刚刚结束五常的防疫支援,还来不及休息就马上赶到东方学院进行支援,听到这里我本以为他是想抱怨自己没有休息时间,可是他下一句话令我肃然起敬,他带着一股东北人天生自带的爽朗,操着一口东北人特有的口音,嘿嘿一笑:“咱不是哈尔滨人么,不支援自己家人那嘎哈呢!”我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虽然他高大强壮,但是透过厚厚的防护服和满是雾气的面罩,我还是注意到了他那因为连夜做核酸发抖的双手和因为熬夜而挂上的漆黑的眼圈。即使他带着一身掩盖不住的疲态,即使我早已对做核酸习以为常,但他还是笑眯眯地和我说:“没事啊闺女舌头伸出来……啊……真棒!”这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啊,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