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党政办主任吕开东一行来校调研并开展座谈,对接对口支援学校建设工作。学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科研处、党委组织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学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万淳主持。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我校校史专题片《德耀东方》。
吕开东表示,哈尔滨工程大学非常重视对口支援东方学院建设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布置,对学校提出的要求进行逐一研究安排,务求将此项工作落实落靠。期待两校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通过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万淳代表校长徐梅及全体校领导向吕开东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东方学院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在省内兄弟高校的帮助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这3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很多专家、学者、管理干部在东方任职。而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一大批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先生们,在东方学院的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也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很大贡献。哈尔滨工程大学是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值得我校学习借鉴。吕开东主任带队来校调研对接,体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党政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现出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令我们十分敬佩与感动。
万淳表示,2023年6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黑龙江东方学院举办者变更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将18亿元的资产无偿地献给了国家、献给了社会,从法律层面永久实现了"公有民办"性质,开辟出一条民办高等学校非营利性办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作为学校的举办者,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与建设,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在今年6月23日省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上,学会发出通知,号召全体会员单位积极对口支援黑龙江东方学院,充分发挥各单位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与黑龙江东方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完成对口支援工作,促进我省民办教育事业在新时代获得快速发展。省内的重点高校对口支援东方学院建设,既是响应省高校学会的倡议,更是东方学院推动新时期发展建设的现实需求。从全国首批有专业硕士研究培养资格的民办高校,到全国首家为全体自有职工上线缴纳企业年金的民办高校,再到实施引进博士、银龄教师的“双百双千”计划,黑龙江东方学院30多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发展成就都是与省内众多高校鼎力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在新的时期学校发展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需求。学校以这次举办者变更为契机,锚定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这一建设目标,致力于人才培养实现新提升、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科学研究水平开创新局面、人才队伍建设释放新动能、服务地方展现新作为,切实担负起公有民办高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座谈会上,两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根据分管领域的工作需求和支援内容作了交流。
座谈前,吕开东一行参观了我校图书馆、校史馆。(学校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