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校成功承办全国AI赋能外语学科科研提升研讨会

作者:基础教学研究部发布时间:2025-03-29浏览次数:24

2025年329日至30日,由“复旦新学术”、复旦大学出版社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东方学院共同承办的“AI赋能外语学科科研提升研讨会”在哈尔滨金谷大厦举行。

我校校长徐梅、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经理李华、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坚林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院长顾世民教授以及中国外语教学多维研究博士沙龙成员出席了此次大会。来自上海、广东、云南、贵州、河南、山东、江苏、广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高校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科研的破局之道。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基础教学研究部主任贺春英教授主持,会议主旨报告环节由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副院长王晓丹教授主持。

徐梅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向莅临大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高校,三十多年来始终坚守 “立校为公、厚德树人” 办学宗旨,秉持非营利性、公益性办学理念。2023年6月,学校举办者无偿变更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贡献了民办教育从 “民有民办” 迈向 “公有民办” 的 “东方方案”,获教育部高度赞誉。学校现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携手行业名企,建成3家现代产业学院,且与华为等大型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国际化办学进程中,学校与国外多所高校频繁交流,推进专业国际化认证,筹备中德工程师学院。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24年获批全国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与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成立黑龙江东方学院东方老年大学,办学成果显著,校本研究成果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办学案例获评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优秀案例 。

徐梅表示,多年来,学校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成果显著,得益于复旦大学出版社及相关专家支持。在教材建设上,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的教材,有的获省级奖项,有的入选省级规划教材。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依托复旦大学出版社 AI 数字教学平台,3门课程获批省级 “线上线下混合式” 一流本科课程,学校还获批省 “外语测评数字化示范基地”,完成 “人工智能 +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改革,形成 “师/生/机三元融合” 新范式。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智能教育来临之际,复旦大学出版社主办此次研讨会恰逢其时。作为承办方,学校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期待与会专家共探智能技术赋能外语学科的新路径,推动构建更开放、更高效的学术共同体。

顾世民教授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热情地介绍了哈尔滨的风土人情与人文景观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并代表承办方之一向各位与会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李华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AI技术的发展给外语学科的科研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他强调,通过强化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并期待与各院校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学术进步。

陈坚林教授,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解读及其对外语学科课题选题的影响》为题,从教育数字化的宏观背景、国家政策指导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当前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背景,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外语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选择。

戴朝晖教授在其主题报告《AI辅助外语学科科研发展》中,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在外语学科科研中的应用及其场景,着重指出了合理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对于促进外语学科研究与进步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分多个阶段进行,旨在为教师提供数字技术赋能外语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本次研讨会最突破性的创新,在于打造了“三维赋能体系”:会前通过线上公益讲座进行理论预热,会中采用工作坊+互动研讨实现技能跃升。工作坊围绕DeepSeek应用展开,讲解了其在文献检索、课题选题、研究设计以及申请书写作中的实用方法,并进行了现场实操演练。在互动研讨阶段,专家们围绕成功申报课题的共同特征、热点话题挖掘、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与经验。最后,研讨会设定了长达两个月的个性化追踪式指导环节,安排专家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指导,帮助教师解决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外,还将建立专家咨询平台,为教师提供持续的支持。这种“培训-实践-优化”的闭环设计,直击高校教师科研转型的痛点。

此次“AI赋能外语学科科研提升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前沿的科研思路和实用的技能,也为我校在外语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学校将进一步探索AI赋能外语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推动外语学科的创新与进步。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wYqkD37SQPWE_-63_-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