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秋冬季传染病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2019-10-23浏览次数:61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一些防治知识,为大家身体健康添砖加瓦。

秋冬季气温变化较大,随着时间推移,天气变冷、气候干燥,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有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肺结核。所以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传染病可以造成身体健康的危害,轻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重者可留下后遗症甚至死亡。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本病好发于冬季,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预防 措施包括: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②勤洗手。③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⑤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⑥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 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⑦预防接种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2.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临床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预防:①在儿童集体机构或人群密集处易形成流行,因而流行期应少去公共场所。②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③加强营养,增强自身免疫力。④采用减毒活疫苗皮内注射,是最为可靠的预防措施之一。⑤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3.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传染病,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多发生在冬末、初春季节。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4.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预防:①接种 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目前定于 8个月时初种,1824月龄复种一次。②如接触麻疹病人,5 天内肌注丙种球蛋白可免于发病。③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医药送上门,集体机构加强晨检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

5.肺炎:多由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婴儿和儿童的主要肺炎病原体是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成人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人群易感性:免疫力低下者或患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肝病,糖尿,肾病,脾切除或功能障碍,等等)以及老年人等。预防措施: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居室保持 清洁,空气新鲜。冬春季节,年老体弱者应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感染。对老弱体衰和免疫机能减退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脾切除者,注射肺炎疫苗。

6.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主要是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如果有以下症候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①周身无力,疲倦,发懒,不愿活动。②手足发热,不思饮食,白天有低烧,下午面颊潮红,夜间有盗汗。③发烧,体力下降,双肩酸痛,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④经常咳嗽,但痰却不多,有时痰中带有血丝。⑤大量咯血,胸背疼痛。⑥高热。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仍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病人在排菌期间应适当隔离,保护家庭成员和集体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保护儿童。

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搞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采取各种 措施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四害。

 2.搞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传染病人和带菌者要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岗位。

3.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4.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疾病传播。病人的食具、用具要严格消毒,粪便和排泄物更要用漂白粉等消毒处理。

5.加强个人防护:①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②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 容易侵入。③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④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 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 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6.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麻疹、风疹、腮腺炎、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最后,祝老师、同学们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